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推进住房“以旧换新”,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探索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新模式,持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促进改善需求释放
近期,北京市怀柔区发布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将通过国有企业成立平台公司收购二手房,打通一二手房市场联动链条,帮助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过渡。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4月8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2025年南京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活动入库房源持续扩围增面,提供不同区位、不同面积段、不同价格段的优质房源和高品质改善型“好房子”,扩大购房者选择面,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截至4月8日,已有三批次共89个新建商品住房项目、9000余套房源通过审核。
住房“以旧换新”是指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或房地产企业通过收购、置换、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已有住房的居民卖旧换新。这种模式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房产置换途径,同时也有助于盘活存量房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住房“以旧换新”模式精准地降低了改善性住房需求人群的购房门槛,有助于进一步激活有房人群的潜在需求。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开展住房“以旧换新”,其中,中介优先推售、国企平台收购为各地住房“以旧换新”的主要落地模式。整体来看,国企平台直接收购二手房业主存量房源的模式,推进速度相对更快,同时也能够更为直接地将二手房业主转化为新房项目的购买者,加快库存去化。各地住房“以旧换新”的持续落地推进,预计对于打通一二手链条,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银行助力政策落地
作为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商品住房关系基础民生保障,也是稳市场、促消费、助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提振住房消费,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家商业银行也积极探索新服务模式,贡献金融力量。
《证券日报》记者从光大银行获悉,近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珠海安居集团批复“商品住房以旧换新”项目贷款5亿元,并首次落地投放贷款6400余万元。珠海安居集团是珠海华发集团子公司,也肩负着推动珠海市安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珠海安居集团使用本笔贷款,直接收购市内符合条件的旧房178套,改造后用作人才公寓等市场化租赁住房房源;个人出售“旧房”后,可在全市范围内,按需购买由珠海华发集团开发的“新房”。
据光大银行公司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对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可谓“一举三得”:一方面,打通了旧房置换新房的资金堵点,帮助居民以合理价格顺利出售旧房、用获得的售房资金购买新房,真正有效释放了潜在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市场存量商品房库存出清;与此同时,丰富了市场化租赁住房房源供给。
在“卖旧”与“买新”的实际操作中,消费金融授信支持是缩短换房周期、推动两笔交易同步进行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强化与住建部门的合作,深入开展对住房“以旧换新”地区性政策模式及运行逻辑的系统研究,推出“以旧换新”按揭贷款组合服务方案,对“换新”客户提供定制化授信支持,有效助力“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在杨海平看来,在支持住房“以旧换新”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性地开发专项产品,并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供创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开发该项服务的专属App等。此外,对于政府或国资平台介入的模式,商业银行可对国有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信贷支持。
陈文静表示,近两年各地国企平台收购二手房的模式资金来源更多为地方财政资金,这也导致实际落地规模相对有限,若通过金融机构引入更多低成本增量资金支持,各地开展“以旧换新”规模有望加大。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